首頁>搜索
昨日,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網信辦、海河傳媒中心共同推出的《公仆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向群眾匯報──2022區長訪談”播出第七期,邀請東麗區區長賈堤走進節目,圍繞東麗區引育新動能盤活閑置資源、促進資源要素向產業鏈匯集、推動東麗湖地區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等話題和大家深入交流,并回應聽眾提出的問題。
安排包括綠色生態屏障農林生態建設、設計之都核心區開發、華明高新區基礎設施提升等23個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第三中心醫院新址擴建、樂椿軒養老項目等6個社會民生項目。
4月24日,天津舉行“‘深學篤用 天津行動’——東麗區 抓投資興產業促消費優環境 全力以赴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我市將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因地制宜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薊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劉向鋒和津南區副區長羅振勝介紹了相關工作情況。
4月8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天津市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新聞發布會,圍繞本市剛剛發布的《天津市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實施方案》進行介紹和詳細解讀。
津南區將繼續改造提升綠屏·辛莊灣、綠屏·咸水沽灣、綠屏·雙橋河灣和綠屏·八里灣建成區等處的生態節點,更補優質苗木、地被,不斷優化林分結構,提升綠色生態屏障碳匯能力。
根據該建設實施方案,從今年起,本市持續推進生態修復,持續加大綠色生態屏障區拆遷修復力度,到2025年一級管控區內拆除村莊和園區面積達13.68平方公里。
國展西“配套先行”,區別于其他新板塊,配套先于板塊啟動,從區域規劃開始,到交通、教育等多線齊發,讓國展西板塊一經入市,便賺足了眼球。自規劃起已2年時間,現在的國展西究竟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連日來,津南區各地搶抓春季栽植黃金期,拉開造林綠化序幕,通過綠化補植“增綠量”“提綠質”,為綠色生態屏障再扮“新妝”,涵養“京津冀城市綠肺”
十四五期間,濱海新區將繼續打造最美生態環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創建“無廢城市”“低碳城市”,繪就濱城“水清岸綠”的“十四五”藍圖。
作為本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主戰場,津南區連日來搶抓春季栽植的黃金期,拉開了造林綠化的序幕,為綠色生態屏障再扮新妝,涵養京津冀“城市綠肺”。
新鷗鵬把眼光放在未來,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拒絕打造速成產品,不惜放棄時間上的效益以打造更好的居住形態,挖掘客戶居住需求,立足于項目特點,與城市共發展。
2022年我市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要達80%以上 ,2025年要達到100% 。
日前,寧河區搶抓春季黃金施工季節,組織人員加快該區綠色生態屏障區三期項目建設,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將全面完成三期施工任務。
津南區有330平方公里土地被劃入綠色生態屏障,占全市綠色生態屏障的45%,約為全區行政區域面積的85%。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備受關注的《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已形成階段性成果,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作為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的天津海河柳林地區,其發展規劃備受關心。近日,該項目方案的設計單位,天津規劃總院規劃設計二院發布了海河柳林地區規劃方案。
從天津市規劃資源局獲悉,市規劃資源局近日發布《天津市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造林綠化專項規劃(2018-2035年)》,依據區域地理特征和功能總體定位為“生態優先、綠色屏障”,規劃形成了“一軸、兩廊、兩帶、三區、多組團”的空間結構。到2035年,本市實現一級管控區林地面積20.2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0%。
“建設綠色生態屏障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經過3年奮力建設,綠屏成效凸顯,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必將成為造福子孫后代的綠色生態財富?!焙zt表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機芯藝術創作室主任李家琦感嘆道。
是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產
房企早八點